欧宝ob400介绍
你的位置:欧宝ob400 > 欧宝ob400介绍 >
1963年, 贺龙独子没考上清华, 找父亲求助, 贺龙: 我去学校找个人
发布日期:2024-12-20 02:16    点击次数:73

1963年,贺鹏飞的理想是进入清华大学的机械专业,但成绩出来后他的梦想却破灭了。那些日子,贺鹏飞心中充满了失望,也充满了不甘心,思来想去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贺龙。

贺龙看着贺鹏飞走进来,那失魂落魄却又强装镇定的模样,让他立刻洞悉了一切。贺鹏飞嘴唇微微颤抖,好不容易鼓起勇气,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与期待说道:“爸,我想上清华,您能不能帮帮我……”

贺龙的面容瞬间变得严肃而冷峻,他的目光直直地盯着儿子说道:“我去学校找个人。”

贺龙是一位以严厉著称的开国元勋,难道真的会给自己的儿子开后门?结果怎样呢?

贺龙教子:劳动磨砺意志

贺鹏飞出生之时,贺龙已然年过半百,但是喜悦并未冲昏他的头脑。在子女的教育与成长过程中,他始终坚守着一视同仁的原则,毫无偏宠之意。

贺鹏飞在上初中的时候一次足球运动中,正当他兴致勃勃地运球时,不慎脚下一滑,重重地摔倒在地,这一摔让他的脚部骨折了。消息传到贺龙耳中,他匆匆赶到儿子身边,看着受伤的贺鹏飞,贺龙却表情严肃地对他说:

“骨折了也不能耽误学业,你打着石膏去上学。”

贺鹏飞心中满是委屈与无奈,他小声说道:“爸,我脚伤成这样,走路都困难,怎么去上学啊?”贺龙强调道:“自己想办法,对了,我的专车你也不许坐。”

第二天,贺鹏飞虽然心里满是不情愿,还是在父亲的坚持下,用拐杖支撑着自己,走出家门。几天后,贺龙的老战友谈起了贺鹏飞的事情,其中一位老战友忍不住说道:“孩子受了伤,这么让他受苦,有点不近人情了吧。”

贺龙笑了笑:“他本来就是普通一员,现在吃点苦,正好借机磨炼他的意志,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”

1958年,整个社会都在积极推动工业化,尤其是农村的钢铁生产。在这个背景下,北京四中的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到“炼钢铁”的活动中。贺鹏飞自然也被贺龙要求到工厂里面进行训练,别人都在复习,准备参加高考,而贺鹏飞则要跟着铁匠学习如何做苦力,但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。

经过一整天的劳作,贺鹏飞终于结束了炼钢工作,他的手指因为不断地挥动而肿胀得厉害。“爸,我回来了!”贺鹏飞低声叫道,走进家门,看到父亲贺龙正在桌前整理文件。贺龙转过身,看着儿子疲惫的面孔,随即走上前去,关切地握住他的手。

贺龙仔细端详着儿子的手掌,深深叹了口气:“不行啊,光光的!还得继续缎炼!”贺鹏飞愣了一下:“可是,爸,我真的很累……”

贺龙摇摇头,“我知道你辛苦,但这才是开始,只有不断努力,才能成就更大的目标。”听到父亲的话,他握紧拳头,用力点头:“我会的,您放心。”

之后,贺鹏飞手上的皮肤在反复磨砺下逐渐硬化,生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。贺龙见状,脸上露出欣慰之色,点头称赞道:“嗯,这才像回事,有点成绩了!”

面对独子请求,贺龙:我去学校找个人

1963年高考结束后,贺鹏飞在心里不断构画着自己在清华大学机械系的生活,这样的憧憬让他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和动力。然而,当成绩终于公布的那天,贺鹏飞的心顿时沉入了谷底。

“这……怎么会这样?我付出了那么多,却只差那么一点点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满脸失落。回家的路上,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。思考了几日,贺鹏飞还是不甘心,于是便敲了敲贺龙房间的门。

贺龙看到他的神情,立刻察觉到了异常:“鹏飞,怎么了?”

“爸,我……我没有考上清华,差了几分。”

贺龙闻言开口道:“这一次失败,你不要气馁,等我去学校找个人。”

很快,贺龙前往清华大学。贺鹏飞知晓后,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种种美好的设想,在他看来,父亲亲自出马,入学之事似乎已是板上钉钉,成功的概率起码有八九成。

贺龙回到家中,贺鹏飞忙不迭地迎上去,迫切地问道:“爸,怎么样?”

贺龙看着他,直截了当地说道:

“我与清华校长仔细打听了,以你目前的成绩,复读一年踏踏实实地努力,肯定能够考上。孩子,你就再辛苦一年吧。”

贺鹏飞听到这话,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,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与失落。原本高涨的情绪一下子跌入了谷底,他嘴唇微微颤抖着,似乎想要说些什么,却又一时语塞。

贺龙看出来贺鹏飞的神情,于是说道:

“我知道这段时间你承受了许多压力,但人生路上总有波折。复读一年,不仅是为了提升成绩,也是为了锻炼你的意志力和抗压能力。”

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,贺鹏飞终于缓缓吸了口气,逐渐平复了心情:“爸,我知道您是为我好,我会试着去努力,再给自己一次机会。”

贺龙并没有给他走后门,只是询问了一下,以他的成绩和表现,明年还有没有机会。贺鹏飞十分清楚,就算他是贺龙之子,也绝不可能享受什么特权。

就这样,贺鹏飞听从父亲的安排,转至清华附中。在这一年里,他将落榜的失落化作前进的动力,不断弥补自身知识的短板,提升学习能力与素养。

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,1964年,贺鹏飞凭借自身扎实的知识储备与不懈地努力,在高考中脱颖而出,成功被清华大学录取。

继承父亲优秀品格始终前行

贺鹏飞在清华大学机械专业的学习生活中,经历了无数个挑灯夜读的时光。1970年,他走出校门,怀揣着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,却被分配到甘肃的一个偏远汽车厂担任工人。

对于这一安排,许多人可能会觉得不公平:一位优秀的清华毕业生居然要在穷乡僻壤的工厂里操劳。但贺鹏飞对这个事实,表现得异常镇定和坚决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贺鹏飞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,甚至开始享受起了这段经历。有一天,一个同事在午休时半开玩笑地问道:“贺工,你一个清华毕业生,怎么能忍受在我们这儿当工人啊?”

贺鹏飞笑着说:“在清华学到的知识不是为了只待在书本上的,我相信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意义,正是这里让我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,不是吗?”同事们听了纷纷点头,他们被贺鹏飞的真诚和热情所感染。

1974年后,由于受到老干部的照顾,贺鹏飞被调回北京任职。

1977年10月,贺鹏飞被调入部队工作。此时的他已经31岁,人生的起步似乎比别人晚了很多。他在新环境中倍感压力,每一项任务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他决心拼尽全力,努力填补过去耽误的时光。

白天,他和战友们一起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。即便身体疲惫,贺鹏飞仍然会在晚上熬夜学习,翻阅专业书籍,研究新的技术与战术。

一天,旁边的战友忍不住问道:“鹏飞,你非得这么拼命吗?”贺鹏飞抬起头:“我耽误的时间太多了,未来的路还很长,我不能停下。”

随着时间推移,贺鹏飞在部队中逐渐脱颖而出,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断进取的态度,获得了多次表彰和提升。

1984年,贺鹏飞凭借优异的成绩,被任命为总参装备部的副部长。第二年,他被任命为总参谋部的副部长。1992年,他被调到了海军副司令的位置;1988年晋升为少将;1994年被提升至海军中将。

2001年3月28日,贺鹏飞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,拖着疲惫而略显佝偻的身体走进家门。

作为一名海军中将,他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压力,日复一日,全身心地投入于国家的海防事业。尽管工作辛苦,但他从未向家人诉说过半分委屈。

为了不打扰正在熟睡的妻子和孩子,贺鹏飞轻手轻脚地洗漱,尽量发出最小的声响。洗漱结束后贺鹏飞闭上眼睛,进入了梦乡。然而,这一夜竟成了他人生的终点……